對于所有的商業文化來說,安全性都是日常運營中的第一要素,它極大地確保了各種建筑設施運作和管理人員在每一個次日都能“安全回家”。
【干貨】設施管理人如何預防“恐怖事件”
文/安東尼·皮茨特拉
人為的戰爭充斥了祖父一代人的生活,在經過了短暫的“和平”之后,現在,我們的子孫一代又經受著各種不可思議的人為災難的摧殘——頻頻見報的恐怖襲擊事件。由于這種人為災難性事件往往發生于設施及建筑中,設施管理人員不可避免地成為了降低該類事件附加傷害的關鍵人物。設施管理人員的職責是在日常的管理和運營中,盡可能地預想到所有已知和未知的良性、惡性可能,并采取必要的預防性措施。
為無法想象的意外情況作充分準備
在當前社會氛圍中,主動槍擊事件因具有較高的發生頻率,已成為風險管理不可忽視的“新一般性事件”,作為設施管理人員,我們要對此類人為災難給予必要的考慮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加以預防。設施管理人員通常并不具備對該類人為災難進行精神病理學分析進而定位潛在危險分子的能力。在無法100%確定潛在危險的情況下,如果向威脅妥協而不進行多手準備,則可能帶來嚴重后果,使設施建筑內部人員受到巨大的傷害。作為設施管理人員,其職責在于關注、改善建筑設施的環境,那么,就應從這種角度出發,盡可能地完善設施管理體系,最大程度上降低意外人為災難對設施內、外部客戶帶來的負面影響。
作為業務連續性保障的重要組成部分,應急演習可以被整合到日常設施運營和管理環節中。同時,風險管理專家著手準備以應對可能發生的主動槍擊事件。這種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地定位應急系統和方法中存在的管理脫節現象,并加以修復改正,更可以讓所有人都熟悉保護自己的方法。現場應急人員可以在意外發生后的第一時間全部到位,對危機進行有效評估,并優先確定緊急醫療等應急程序。在任何情況下,安全保障工作的第一要素都是預防,隨后才是針對既發事件的反應和處理。
在主動槍擊事件中,槍手選擇的往往是“軟目標”,即看起來易于進入,并缺乏相應安保和電子監控設備和措施的設施和建筑。良好的設施管理計劃可以通過采取預計性、預防性措施為可能發生的威脅事件作足準備。
在建筑設施環境中,許多既有的預防性措施同樣適用于應對主動槍擊事件。通過設施內部客戶及安保專業人員的威脅評估,可以獲得最直觀的安保管理藍圖。無論在應急演習,既發事件還是相關報道中,“封鎖”這一安保概念都頻頻出現。那么,如何實現封鎖的有效性并確保其不會影響正常的逃生呢?
封鎖
局部封鎖通常指鎖定通往設施外部的出口,使其無法打開以供出入。相比之下,整體封鎖則指設施內人員待在當前位置或直接進入特定的避難位置,并在人員全部進入后封閉避難區域入口。在這種整體封鎖中,人們可以預先定制避難位置,方便緊急情況下的人員疏散。毫無疑問,門鎖、封鎖系統是整個過程中的核心。
正如建筑設施內部的加熱、通風、暖通空調(HVAC)系統一樣,門鎖和封鎖系統也需要例行的預防性、前瞻性維護和升級。而在維保和升級之后,封閉系統更需要分別來自于維保部門和設施運營部門的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有效性的功能檢查。在封閉演習中,設施管理人員需要確定是否全部門鎖、封鎖設備都已按照設定正確地發生作用,并確保緊急封閉門鎖的鑰匙不可復制,且由指定的專業安保人員持有。在非常事件中,失效的鑰匙和門鎖都將使得內部人員暴露在極大的危險下。
內部太平門閂是阻止外部進入,同時幫助緊急脫離的封鎖機制組件。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某些帶有緊急封閉功能的太平門閂,可以非常輕易地以通用扳手在外部解除封鎖,從外部打開安全門。
在儲存空間有限的設施中,門廳以及走廊經常被用于儲存待發庫存或替換下來的老舊設備。箱子和貨物在這樣的地方堆積,會將廊道的寬度降至最低——而美國《殘疾人權益法案》中規定,所有的走廊必須保證最小42英寸的寬度以確保全部人員的有效通行。在主動槍擊事件中,建筑設施的居住、使用者往往會陷入驚慌,沖至最近的出口或者房間進行躲藏,而部分因此堵塞的廊道會嚴重影響相關人員在緊急狀況下的快速脫離,并在另一方面為槍手、犯罪人員提供遮擋掩體。在這樣的位置即便有監控攝像頭或閉路電視監控設備,也無法探查到掩藏于貨物之后的罪犯。因此,廊道以及樓梯井必須毫無例外的禁止用于堆放任何貨物。
監控攝像頭
建筑設施外部的監控攝像頭和閉路電視監控器必須延伸至設施邊界以確保有效監控,對于校園以及停車場更要形成有力的整體無死角監控。上班時間的全局監控固然重要,但下班以及歇業時間,相關安保人員亦需保持安保監控設備的有效運行以探查下屬設施建筑是否已遭非法入侵。一旦攝像頭的動態信號捕捉系統發現任何異常,例如槍擊犯試圖進入下屬設施,緊急警報系統將自動開啟,實現設施的安全封鎖。
雖然設施管理專業人員沒有資格對監控攝像頭和閉路電視監控系統進行維修,但可以保證這些安保系統定期的專項檢查。需要重申的一點是,在專業的設備技師對安保監控系統進行檢查和修復后,一定要確保兩名安全監理人員對已修復設備出具檢查、檢修、設備運行合格的書面證明,再次確保設備無任何問題。
設施管理部門還應確保外部安保監控設備的配件不會因大風、過度生長的植物以及人為破損等因素導致設備失靈。另外,設備內部用以啟動閉路電視監控設備的電子原件也應保持良好有效的運行。為消除入侵者的潛在藏身之處,景觀植物和建筑設施之間的距離應至少為30英尺(約9米),紀念碑和雕像的高度不能超過36英寸(約0.9米)。
許多重大悲劇已經發生,作為設施管理人員,也應從中得到教訓:在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爆炸案中,監控攝像頭成為警方最終發現犯罪人員的關鍵。停車場以及車庫必須配備無死角監控設備,這不但能夠為可能的車輛肇事、賠償糾紛找到依據,更可以在緊急狀況發生時準確定位罪犯、可疑人員。可移動、變焦監控攝像頭具備無死角監控的卓越能力,攝像頭非固定,可以水平、垂直旋轉,并對特定的位置和人員進行變焦放大。在顯示的畫面中,像素作為圖像畫面的組成單元,發揮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基準像素為一百萬個像素單元的設備,將為安保人員提供更加高質、清晰的監控畫面,能夠實現一百萬像素的廣角監控至五百萬像素的特殊監控。一旦襲擊者、犯罪人員的動機被明確捕捉,建筑設施的緊急封鎖程序將立即啟動。
內部監控攝像頭還必須具備變焦功能,實現窄角至廣角的多元化安保監控。窄角全面型監控適用于走廊以及門廳等位置,廣角則適用于更大型房間的監控。全部的內、外監控設備射頻信號將傳輸至閉路電視監控室,由經過特殊培訓的安保人員進行監視,有效發現可疑人員和緊急事件。在緊急情況發生時,警方或其他有關部門應該能夠通過特別IP地址并輸入加密信息的方法控制所有監控設備或視頻資料。這也使得監控部門可以更好地利用其管轄的設備,甚至在危機真正發生之前與應急人員產生有效聯系,將可能發生的附帶損害降至最低。
照明以及訪客管理系統
外部監控設備和安保人員需要充足的外部照明以更好地對潛在威脅進行視覺上的確定,夜晚、風暴以及陰天時的充足外部照明將極大地幫助安保人員進行監控。充足的照明不代表著極高的亮度,安保人員將亮度保證在1呎燭光/平方英尺以上即可實現有效監控。1呎燭光為單位表面光強程度的基本單位,所以,監控設備所在的位置越高,則亮度設定應越大。
照明系統應該由自帶定時器控制或人為遠程控制。為保險起見,安保人員需要對照明系統進行定時、定期的檢查,且檢查、維保程序應由照明系統維保公司及安保監理人員在夜晚完成,白天進行的照明檢查將產生較大的光強測定誤差。所有的維保和修復都需要具有特殊資質的技工細心完成,內部的照明設備也需要保證單位表面的有效光強,安保監理人員尤其應對設施建筑入口處的燈泡每周進行檢查,以確定照明設備原件是否已經接近其使用壽命。一旦照明設備由于設施緊急封鎖程序啟動“全部熄滅”,一定要設定充足的墻體照明開關以恢復短時間內的照明。
照明系統和設備也應具備遠程啟動的功能。所有的緊急出口標志以及照明燈需要嚴格按照《美國國家防火局照明管理標準》項下第101-31-3.7項要求,每30天由授權部門進行檢查并出具書面合格證明。所有的照明設備、原件一定要現場備有更換庫存,以實現當天更換。
為更好地行使對威脅的抵御,設施管理部門應設立配備有最新設施布局和應急工具布置圖的快速反應小組,該小組需通過電子手段快速傳遞緊急狀況以制訂方案,并根據設施封閉流程進行有效判斷,確認設施中容易受到攻擊和入侵的位置。
此外,設施管理部門及下轄安保部門還應對訪客管理系統進行經常性檢查。訪客管理系統應包含金屬探測器、單向十字轉門、路障隔板以及停車場隔離帶等設備。任何松弛的警戒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后果。
未完,閱讀全文請訂閱“現代物業雜志”,本文原載于《現代物業·設施管理》2013年第9期
作者簡介:
安東尼·皮茨特拉(Anthony Pizzitola),設施主管、突發事件管理和運營持續性管理專家,同時在英、美兩國都獲得認證資格的設施管理師。
(本文由IFMA國際設施管理協會授權發表,
翻譯/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