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暇時和幾位老友聊天,談起各自所在社區的物業管理狀況,普遍感到服務不到位、缺乏溝通只收費、抱殘守缺不投入等。只有一位老友說起他所在小區的物業管理,讓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
他住在一個新建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收廢品的小販等不能進入,雖然加強了內部安全,可業主的廢舊物品卻無法處理。物業部門得知后,立即作了研究,安排清潔工把此事承擔下來,誰家若賣廢舊物品均負責上樓入戶服務,價錢公道,足斤足兩,深受居民歡迎。此事還使物業和業主關系進一步融洽,物業費的交納也變得順暢有序。
其實,管理的內涵是服務,物業倘若能給業主提供周到細致的服務,將心比心,換位思考,業主自然會交費及時,支持工作,步入良性循環。比如,在日常工作中,物業人員不妨把自己當作業主,想一想他們在生活上還有哪些問題急需解決幫助,聽取意見,開門納諫,打破界限,延伸服務,義務為居民收廢品,準備汽車、自行車打氣氣泵,代收郵件和快遞物品,預定報紙,聯系出租車,購買日用品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瑣碎事,給終日上班奔忙的雙職工家庭會造成很大困難,一旦由物業代勞操作,不僅解決了生活難題,還會留下溫馨與愜意。
事情就是這樣,你越是斤斤計較,寸利必爭,對方逆反心理頓生,就越不買你的賬;與之相反,轉變觀念,找準位置,設身處地為大家分憂解難,看似干了些分外之事,增加了辛勞和消耗,可贏得的民心和信譽卻是千金難買。
此文分享自中國物業管理協會